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快讯 > 详情

这项发现为培育新型茶树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2023-08-30 18:48:21 来源:科技日报


(资料图)

科技日报记者 马爱平 通讯员 张璐君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树种质资源创新团队联合国内高校科研团队,揭示了茶树中儿茶素甲基化衍生物的生物合成机制,为培育更具特色的新型高功能成分茶树品种奠定了理论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高甲基化儿茶素、高花青素茶树新品系“中茶紫凝”

茶叶中儿茶素占干重的12%以上,多项研究已证实儿茶素有延缓衰老、抗肿瘤等显著的生理活性,然而因其结构的高度极性和不稳定性,导致其在人体内生物利用率较低。甲基化儿茶素是儿茶素通过甲基化修饰而形成的一系列衍生物,其稳定性和生物利用率明显高于常规儿茶素,已有多项研究表明其具有显著的抗过敏、降血压、调节肠道菌群等生理功效,但目前催化甲基化儿茶素生物合成的关键氧-甲基转移酶仍未被鉴定出来。

两个氧-甲基转移酶的蛋白晶体结构及关键氨基酸

论文第一作者、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研究员金基强表示,针对上述问题,科研团队通过构建遗传分离群体、运用多组学技术,发掘鉴定出了两个关键酶,并阐明了高甲基化儿茶素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此外,还成功解析了两个酶的蛋白晶体结构,揭示了儿茶素甲基化所需的关键氨基酸。相关研究为茶树资源的高效利用和高甲基化儿茶素品种培育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解析茶树其他重要经济性状提供了研究思路和参考案例。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供图)

标签:

下一篇: 最后一页
上一篇: 「ETF特约收评」Mate60未发先火,华为产业链“王者归来”,科技ETF(515000)悄然三连涨!医疗ETF收复20日均线!
新华社华盛顿3月29日电(国际观察)美联储或加速加息对抗通胀引担忧新华社记者高攀 熊茂伶 许缘近期,美国联邦
人民网北京3月30日电 (记者夏晓伦)记者近日获悉,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定于4月20至22日在海南博鳌举行,年会